飞机恢复小组现场讨论问题
(通讯员 王海峰)2022年9月1日消息:2021年12月8日,海航技术正式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开启了崭新的发展征程,在“党建为魂”企业文化的指引下,海航技术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其中停场飞机恢复工作成果显著。近三年,受疫情及内外环境影响,市场需求萎靡,部分飞机处于长期停场状态。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飞机恢复便成为了当前重点工作。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在多次讲话中对飞机恢复工作予以高度关注,海航技术全体干部员工认真落实讲话精神,在海航航空集团总部统一部署下,迅速转变思想,以党建为旗帜,创新管理办法,精细化管控飞机恢复进度,确保海航航空旗下各单位停场飞机能够安全顺利启航。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结合当下运营特点,海航航空安全工作主要分两大部分:运行中的航班安全和停场飞机恢复安全。为确保停场飞机安全顺利恢复,方大集团专门成立督导协调组统一部署,海航技术成立以董事长、总裁为核心的运力恢复团队,各航司安排维修副总裁、各工程采购部经理跟踪进度,协调维修、航材、设备、场地、外委单位等资源,多单位联动,不计投入、不遗余力共同助力飞机恢复工作安全顺利开展。据了解,自2021年12月8日以来,海航技术总计完成29架长期封存飞机恢复,并计划在2022年12月31日前继续恢复长期封存飞机38架(不含MAX),从上游计划工程控制到下游基地,共有逾千人参与保障,各航司为恢复飞机累计投入资金逾1.4亿元。
加强各环节管控,确保程序标准执行到位
海航技术严格落实民航局关于深刻认识并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做好统筹规划、资源协调,有序推进飞机封存恢复相关工作要求,通过加强维修管理,盯好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系统,严防出现责任不清、管理盲区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细化责任、细化措施和现场管控等方式,强化执行飞机恢复相关工作的一线岗位人员思想认识和技术水平,确保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为落实主体责任,海航技术对每架需要恢复的飞机在管控阶段明确“6个责任人”:责任管理干部负责飞机整体组织协调工作;责任放行人员负责确认飞机维修工作质量和适航性;责任监察员监管维修工作质量;缺件控制责任人负责封存飞机缺件的完整性;工作计划责任人负责飞机计划性工作的控制;工程技术责任人负责飞机工程评估的全面性和封存启封工卡的对应性。通过落实各环节责任制,加强风险闭环管控,实现对飞机封存恢复工作全链条有效监督检查,针对发现问题,举一反三,盯组织、盯系统,严格堵漏。同时,结合停场飞机风险特点和类型,专门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对停场飞机进行分级、分时间阶段、分层次管控,确保各项程序标准执行到位,有效提升了飞机恢复整体管控能力。8月24日,海航技术受邀就飞机恢复中的管控经验及成果向中南地区管理局适航维修处领导及中南辖区内监察员做了分享和探讨,得到局方领导的认可,后续还将在业内进行共享交流,共同助力行业内飞机恢复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以项目管理为驱动,运用创新管理提效率
为提高长期停场飞机恢复效率,海航技术在多个项目上深入研讨,创新做法,为飞机恢复工作提供新动力。在管理上,以甘特图为抓手,将业务驱动变为项目驱动,2022年相比往年飞机恢复最大的特点是数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单靠业务线驱动很难实现短期内完成大量飞机的恢复任务,意识到制约飞机恢复进度的原因后,项目组立即决策,按机型从生产计划部抽调专人牵头负责,与基地、客户建立沟通渠道,进一步明确每架飞机对应的一线单位负责人,通过建立项目管理突破岗位、工作时间的限制,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交流对于推动飞机恢复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沟通,群策群力,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以往维修工作的相关信息一般来自生产日报、SAP系统、邮件、微信群等渠道,很难完整清晰地展示出项目进展及单机需求。为此,项目组建立了共享文档大数据库,通过多轮使用、不断完善,形成了当前集合飞机信息、恢复计划、三大件匹配、航材信息、定检进度、各类问题的整体报表,在每日例会上,报表清晰地展示恢复飞机全部信息,方便业务单位汇报、技术部门查阅与决策。航材是影响飞机恢复进度的关键因素,为缓解航材保障压力,避免短期集中采购带来的高成本问题,海航技术结合实际,灵活变换做事方式,对工作进行合理的拆包执行,将短期无法解决的工作立即中断,释放机位人力,避免维修成本浪费。
落实每日例会制度,实现项目精细化管控
飞机恢复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必须拿出“锱铢必较”的态度时时盯、事事盯。海航技术为实现长期停场飞机的精细化管控,对每一架飞机独立建档,详细记录三大件状态、缺料情况、到期工作,确保飞机状态一目了然。在海航技术董事长办公室书柜柜门上贴着四张A4纸,每张纸上详细列出了每架飞机的恢复计划,临近下午5点,董事长和总裁整理好会议材料,准备参加飞机恢复例行通报会。例行通报会已经成为每日召开的一项重要的生产会议,由方大集团督导协调组牵头,海航技术召集各航司、各部门,会上对每架飞机恢复进度进行详细通报,对恢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推不拖,摆上桌面,积极讨论,与各航司在问题处置上共享资源。对需要修改恢复计划的飞机,会上各单位交换意见,综合评估运力,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飞机恢复各项工作均能以最优方案开展。
多部门相互协作,全力推动飞机恢复进展
在飞机恢复过程中海航技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领导干部“哈下腰”带头行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强力推动飞机恢复进展。
为应对飞机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部件问题,附件维修事业部安排专项保障小组值班,对APU、离位部件等进行及时抢修,避免因部件故障拖延出场日期。曾有一架E190飞机在恢复过程中出现频闪灯故障,如果采购新航材,采购周期较长,直接影响出场时间,附件维修事业部值班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班加点,积极钻研手册,制定出最优化维修方案,当晚就修复好该部件,确保飞机按期出场。
对于飞机恢复过程中的部件需求,采购管理部安排专人紧盯,与海关保持密切沟通。7月25日至8月3日因海关申报单一窗口系统崩溃导致无法完成线上免表申报,采购管理部人员积极践行“变、干、实”,协调上下游单位,经过多次沟通海关,最终完成线下材料递交。8月下旬因海口静态管控,海关无人值班,经采购管理部及客户持续与海关进行沟通协调,海关综合考虑,安排专人对接,有效避免运单滞报堆积。
技术服务部作为飞机恢复工作的技术支持部门,按机型按系统成立专项支援小组,针对飞机恢复过程中的偏离项目,密切联系客户及厂家,在确保适航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向厂家提供合理化解决方案并获得许可,确保了飞机恢复进度。对于工程文件以及厂家方案,技术服务部安排专项小组24H不间断跟踪并指导一线进行实施,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导致飞机恢复困难。
坚持党建引领,困难面前彰显党员担当
大新华飞维北京、西安及天津作为飞机恢复的主战场均成立以基地党员突击队带头的飞机恢复小组,结合生产实际,打破原有排班,在满足局方工时要求的基础上,调整倒班,24H不间断保障,确保飞机顺利出场。在保障过程中,海航技术高举党建旗帜,党员突击队积极践行“变、干、实”工作总要求,面对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有担当、敢作为的优秀品质。
8月,GCAM北京基地为保障客户A350停场飞机换发任务,成立由党员及优秀业务骨干组成的专项保障小组。此项工作为集团首次执行,无任何经验借鉴,小组成员通过研读工卡、联系外部资源获取工作经验,最终顺利完成2台发动机拆下送修任务。疫情以来,由于大量飞机停场导致首都机场机位超容,海航系待恢复的10架宽体机被安排停放在B坪,然而B坪禁止施工,若要执行恢复工作就得反复推托飞机进出B坪,为确保停场飞机恢复进度不受影响,GCAM北京基地在保障正常生产的同时,多次抽调党员先锋及业务骨干完成飞机拖行任务,8月份累计完成32架次牵引任务。
在其他基地全力保障停场飞机恢复工作的同时,计划性定检任务接踵而至,GCAM海口在公司统一调配下,全盘接收溢出工作,确保全集团飞机定检工作均能正常保障。暑运期间,由于市场运力需求旺盛,需要紧急恢复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北京等多地短期封存飞机,GCAM海口积极协调人力、物力,派出党员先锋、业务骨干共316人,克服各种困难,支援飞机22架次,圆满完成异地恢复工作。
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民航局月度航空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要努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牢牢守住安全生命线,为民航恢复发展营造更好的安全运行环境。未来一段时间,飞机恢复工作将会成为各大航司需要面对的重点工作及重大挑战。海航技术作为行业资深飞机维修企业,深刻领会民航局领导讲话精神和要求,在方大集团督导协调组的支持下,积极探索飞机恢复过程中新型管理模式、创新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多维度发现问题,通过共享资源顺利解决问题,为后续长期停场飞机安全高效恢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接下来,海航技术将再接再厉,持续加强停场飞机恢复过程中的安全管控,强化各航司、各部门全面联动,多措并举,以精细化管控助力集团内停场飞机启航蓝天!